佛家哲学通论 原著者 译述者江绍原
此书商务印书馆出版,迈格博士原著,大约是英国人,江绍原译。我因要知道欧美人近来对于佛法的思想如何,特取来看了一遍。
译者云:上座部的主张,乃是用古于梵文的巴利文纪载的。巴利文的作品,支那历来没有多译过。迈格文博士陈述佛家宇宙论之时,既然把巴利文佛典也算作研究对象的一部,所以我想单为这一点,本书已有翻译的价值。关于其余两派佛家──一切有部及瑜伽宗,他所用的虽是支那文原料,但他的方法,或者也很足供我们参考。
我以为译者这两层意思很中肯,此中所述巴利文的上座部之说,虽似无特长之处,但的确有若干名物及组织为我们向来所未闻见过的──若色法有三十二数,及生住异灭亦入色法中等──殊足珍异。至他的方法,谓不知佛家的宇宙论则不能懂佛家玄学──形而上学──,远过于不知西洋科学则不能懂西洋近代哲学,这是很对的。日本人作的佛教哲学,大致分为二部:一、缘起论,二、实在论。缘起论近于此所谓宇宙论,实在论近于此所谓玄学。然缘起论不同此之宇宙论者:一、缘起论通论世间与出世之缘起,而此宇宙论仅论世间。二、缘起论大抵祇谈如何生起世间及出世诸法,而对于此中之宇宙综合,宇宙分析等基础,鲜能注意及之。然此必令人阅之感其空漠无凭,故此能先注意及宇宙之综合与分析,未始非其方法之长处;但出世的缘起及缘起的出世如何,论者未能言及,亦未始非大缺点。
论者于绪论开头处,言佛、法、僧三,略去佛、僧而单言法,亦为拿佛法来当哲学讲者应取之态度。然佛法实以佛及三乘圣众之智证为源泉而流出,不探其源而酌其流,则终不免皮相。此所云宇宙论及玄学皆境,而佛及圣众为行、果。境与行、果为佛法一贯之道,焉能割取?况行的历程与果的成就,亦为所应知境之一部。故谈佛学应分三分:一、世间论,二、真实论,三、出世论。依法的源流程序,应先出世论、次真实论、复次世间论;依人的学习程序,乃可由世间而真实而出世。而谈哲学者,误视出世论为神学,谓系宗教而不关哲学,去之不谈,此支那佛家所以不愿有人称佛法为哲学。且佛法的出世论乃行智的果证,绝非建立一宗教论之神学,故尤不愿人误会为宗教或神学也。故译者虽云我们绝不曾臆定佛家的主张之来源是理智,而论者则显然处处将佛的法义,作为从理智而来之研究。此因哲学者之哲学,但由推想而安立,不能确知有可由“出世间圣智”而证明之事;故佛学则佛学,非哲学之所能限。或问:然则比利时学者普胜亦否认佛法为“宗教”而称之为“出世修持法”,则又如何?答曰:佛学名为佛学,最为合宜;否则应名“真觉修证法”,谓契真如的正觉之修学证成法也。对世间论虽可名为出世论,然单名为出世修持法,则易滋误解。如译者以其滑稽的语调云:“至于居住在我们现在所知或所假定的世界里面的人,能否信受悦服居住在另一种宇宙里面的佛家所奉行的出世修持法或住世法,自然是个重要问题”,亦此种误解的表现。彼以谓出世乃离开这个世界而住于另一宇宙故。殊不知出世乃“出迷妄”而“得真觉”之别名耳。在迷而妄,谓之世间;契真而觉,谓之出世;即人界而超人界,超人界而即人界,故应名“真觉修证法”乃无过。
论者对于宇宙叙述中──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之类,往往故举一二在今人视为可笑之点以为嘲弄,故译者云:“迈格文博士对于佛家的玄学,虽然还很尊崇,然佛家的宇宙论,他却不敢辩护,这自然要使支那的佛学家又发现一件可叹的事。然要了知佛法所称的世间──宇宙综合──三界、五趣、九有情居,是重要的。至于苏迷卢、四洲的是如何,是没大交涉的。故此种尽可借用印度的当时或地球的现代之常识来说。然亦非不可为之辩护,实以无辩护之必要而不辩护。盖古代的天文、地理与现代的天文、地理,大致皆建立于推测的假定上的,原不能定谁实谁假,不过现代人的常识上以现代的天文、地理为真实,亦所谓世间真实而已。且此中叙述亦时错误,如谓一一世界皆有苏迷卢等同样安立,仅指此娑婆大千中之各小世界而已;若此大千外其余的世界,固不一例。相对以观,仰、覆、正、侧,诸相无定,华严言之矣。且时劫与方量的标准亦各殊。而世间大抵三界、九地、五趣,或仅人天而无三恶,故欲叙佛说的综合世间,亦说明三界、九有情居可耳。至宇宙分析及宇宙动转,则皆为佛法要义之所存,论者若谓与事实相悖,则吾必能为证明非与事实相悖,而仅与论者及现代常识之情执相悖也。
论者以凭借西洋惯于分析的科学理智故,于宇宙分析中颇有许多说甚清透。于分析及动转中,对佛法中一贯之反神我的反实质的缘生论,颇能见及。但此或即彼所云佛家悖于物理的事实之处,亦即吾所谓仅悖于论者及凡情的妄执之处;此若不悖,佛心何异凡识!
论者于所依的三家,大概巴利文的上座部说,以译成西文者颇多,故知之较广;其次为一切有部说;至瑜伽宗说所窥甚少,误以华严宗等之真心一元论为瑜伽宗。不知瑜伽宗乃为无元的心枢论。所谓真如乃色心等平等真相,非是心也。又后来护法等谓极微为假想慧上分析假立,非事实有,亦引瑜伽师地论之成说;论者谓瑜伽宗初期之无著等采用原子说。
免责声明:
(1)站内所有资源均来自互联网收集或用户上传分享,本站不拥有此类资源的版权。
(2)四书格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非法转载,盗版行为的发生不具备充分监控能力.但是当版权拥有者提出侵权指控并出示充分版权证明材料时,四书格负有移除盗版和非法转载作品以及停止继续传播的义务。
(3)四书格在满足前款条件下采取移除等相应措施后不为此向原发布人承担违约责任或其他法律责任,包括不承担因侵权指控不成立而给原发布人带来损害的赔偿责任 。
以上内容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微信:sishuge666 我们将尽快处理 。
关于售后:
(1)因部分资料含有敏感关键词,百度网盘无法分享链接,请联系客服进行发送;(2)如资料存在张冠李戴、语音视频无法播放等现象,都可以联系微信:sishuge666 无条件退款!
(3)不用担心不给资料,如果没有及时回复也不用担心,看到了都会发给您的!放心!
(4)关于所收取的费用与其对应资源价值不发生任何关系,只是象征的收取站点运行所消耗各项综合费用
温馨提示:
部分玄学、武术、医学等资料非专业人士请勿模仿学习,仅供参考!
关注我们

最新更新
- 三悟一卷.[明]姚广孝撰.清光绪六年(1880)赵氏能静居抄本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菩提留支(后魏)刊本 ,江户
- 略论安乐浄土义 释昙鸾(梁)刊本 ,江户
- 往生礼赞偈 释善导(唐)刊本 ,江户
- 隆兴释教编年通论 28卷 附1卷 欠14-15 释祖锈(宋)刊本 ,宽永
- 莲宗宝鉴 10卷 释普度(元)刊本 明
- 新刻东坡禅喜集 9卷 陈继儒 杨尔曾 明刊本
-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鳩摩罗什 光明(唐)疏 刊本 ,江户
-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2卷 释宗密(唐)明刊本
- 少室六门 6卷 写本 ,江户初
- 折疑论 释子成(元)写本 ,江户初
- 禅苑蒙求 3卷 释志明(宋)释德谏(元)写本 ,室町
- 道余录 姚广孝 ,明万历47年
- 般若三昧行道往生赞 释善导(唐)刊本 ,江户
- 真歇和尚拈古 释清了(宋)写本 ,江户初
- 佛果圈悟禅师碧岩录 10卷 释克勤(宋)刊本 ,室钉 , 瑞龙寺
- 新编佛法大明 20卷 释圭堂(宋)刊本 ,元和 ~ 刊本 ,宽永
- 禅宗正脉 10卷 释如巹 ,明万历33年
- 万法归心录
- 《金光明最勝王经》十卷31品 民国乙丑(1925)仿宋字版
- 《佛说首楞严三昧经》三卷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 民国五年 江北刻经处、砖桥法藏寺刻本
- 合部金光明经 八卷24品 上下册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海道德书局印行
- 生生四谛 5卷 郑奎 ,明崇祯7年
- 嘉泰普灯录 30卷 释正受(宋)刊本 ,南北朝
- 心经·金刚经感应图说
- 解惑编 2卷 弘赞撰 1831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 念佛镜 道镜 善道合撰 1842
- 佛吉祥德赞 3卷 及其他五种 施护译
- 六门教授习定论 无著 阿僧伽 撰 世亲释 义净译
- 冠注十部录 改定评唱 钉元吞空 编辑
- 地藏宝灯
- 甄正论 3卷 玄嶷撰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显扬圣教论 [20卷 玄奘译]
- 径中径又径
- 御选云栖莲池 宏大师语录
- 佛藏子目引得 引得编纂处 1933
- 四念处 4卷 智者大师述
-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编 1921
- 十门辨惑论 2卷 复礼著
- 金刚般若经六译本 1872
- 杂宝藏论 [10卷]
- 贤愚因缘经 [13卷] (元魏) 沙门慧觉译 1900
- 火内生莲 莲池大师著 1880
- 集古今佛道论衡 [五卷]1921
- 无上依经 2卷 真谛等译
- 辅教编 3卷 契嵩撰
- 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佛陀波利译
- 明了论 真谛译1922
推荐阅读
- 佛顶尊胜总持经咒 1608
- 佛说中心经 十四经同本 竺曇无兰等译
- 六度集经 [8卷] (吴释)康僧会译
- 解惑编 2卷 弘赞撰 1831
-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菩提留支(后魏)刊本 ,江户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出像感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鸠摩罗什译
- 生生四谛 5卷 郑奎 ,明崇祯7年
- 显扬圣教论 [20卷 玄奘译]
- 四念处 4卷 智者大师述
- 添品妙法莲华经 8卷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2卷 佛说缘生初胜分法本经 2卷 法门经清顺治17年刊 释达
- 明了论 真谛译1922
- 僧伽斯那所撰菩萨本缘经 4卷 支谦译
- 辅教编 3卷 契嵩撰
- 释氏稽古略 (元)释觉岸撰 元至正间刊本
- 异部宗轮论述记 3 卷
- 法藏碎金录 10卷 晁迥(宋),明嘉靖25年 , 晁氏宝文堂
- 金刚萨埵修行成就仪轨
- 南本大般涅经会疏 36卷 条目3卷 释湛然 唐 ,明历3年
- 乐邦文类 5卷 释宗晓(宋)写本 ,江户初
- 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一卷 阙名译
- 首楞严义疏注经 10卷 释子璿(宋),宽永9年
- 佛家哲学通论 原著者 译述者江绍原
- 因明大疏删注 熊十力 著
- 嘉泰普灯录 30卷 释正受(宋)刊本 ,南北朝
- 贤愚因缘经 [13卷] (元魏) 沙门慧觉译 1900
- 金屑编 1卷 六祖坛经节录 1卷 袁宏道 , 清响斋
- 蒲室疏 释大欣(元) 写本 ,江户初
- 心经·金刚经感应图说
- 略论安乐浄土义 释昙鸾(梁)刊本 ,江户
- 摄大乘论本 3卷 玄奘译
- 禅宗正脉 10卷 释如巹 ,明万历33年
- 翻译名义集 20卷 法云 1878
- 火内生莲 莲池大师著 1880
- 梵网经 鸠摩罗什译
- 佛说观无量寿经 疆良耶舍(宋)善导(唐)疏 刊本 ,江戸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不详撰人 宋明州法云律院住持如昇刊本
- 妙法莲华经.七卷.姚秦.鸠摩罗什译.宋刊经折装本
-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 脩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清亁隆2年 [1737]
- 撰集百缘经 [10卷]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玄奘译
- 莲宗宝鉴 10卷 释普度(元)刊本 明
- 观经 4卷 释善导(隋)刊本 ,江户
- 往生礼赞偈 释善导(唐)刊本 ,江户
- 合部金光明经 八卷24品 上下册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海道德书局印行
- 少室六门 6卷 写本 ,江户初
- 永乐大典.卷21025至21026.律字.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
-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经般若波罗密多理趣释 释不空(唐) 写本 ,室钉
- 真歇和尚拈古 释清了(宋)写本 ,江户初
猜你喜欢
- 续集宗门统要 12卷 释清茂(元)明刊本
- 出曜经 法救造 竺佛念译 1889
- 蒲室疏 释大欣(元) 写本 ,江户初
- 杂宝藏论 [10卷]
- 辅教编 3卷 契嵩撰
- 出像感应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鸠摩罗什译
- 八宗纲要 2卷 大德述
- 金屑编 1卷 六祖坛经节录 1卷 袁宏道 , 清响斋
- 大方广佛华严经
- 佛果圈悟禅师碧岩录 十卷 宋释重显颂古 宋释克勤评唱 京都妙心禅寺正眼菴刊本
- 佛学大辞典 丁福保编 1921
- 永乐大典.卷21025至21026.律字.明嘉靖隆庆间内府重写本
- 法集要颂经 4卷 法救集 天息灾奉诏译
- 法华三经 附论及懺仪 1921
- 脩设瑜伽集要施食坛仪 清亁隆2年 [1737]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玄奘译
- 火内生莲 莲池大师著 1880
- 乐邦文类 5卷 释宗晓(宋)写本 ,江户初
- 禅宗正脉 10卷 释如巹 ,明万历33年
- 十门辨惑论 2卷 复礼著